2010年,我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,在全市人民的齐心努力下,旱情逐步得以缓解,但此次“考验”后,我市暴露出了水利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。
市政协委员丁莲在政协个旧市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《干旱虽缓解但仍应未雨绸缪疏沟渠建水窖兴水利之建议》得到了我市水务局的高度重视。
2010年以来,我市结合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情况,先后编制了《个旧市“十二五”农村安全饮水规划》《个旧市“五小水利”工程建设规划》等重要规划。按照这些规划,我市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以山区、半山区特别是人畜饮水困难乡镇为重点,以实施小水窖建设为突破口,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实施以小水窖、小坝塘、小水池、小水沟、小泵站为主的“五小水利”工程,到2015年基本实现山区、半山区一户两窖,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一组一池、一村一塘、一乡一库,完成7.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基本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。
近年来,通过积极行动,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生活、生产小水窖16000多口,主要建设在干旱缺水的113个村小组,基本达到了一户两窖的要求。同时,兴建100至2000立方米水池300多个,使224个村小组实现了集中供水、158个村小组实现自来水供给。基本解决了山区、半山区群众的用水难问题。
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水毁修复,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,我市从2010年开始,就利用每年9月至次年4月的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”黄金期,在全市各乡(镇、区)掀起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,兴修和维护水利工程,同时对雨季过后的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的清淤和水毁修复。“五小水利”等水利工程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